2023年新股市場表現將更強勁 宜釋放綠色金融巨大潛力
美國放慢加息步伐,加上中國優化防疫措施,利好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市場憧憬中港兩地全面通關和監管改革勢將為資本市場帶來有力支持。德勤預計,2022年香港新股市場集資額按年跌69%至1,020億港元,全年共有約82隻新股上市,較去年減少15%。展望明年宏觀經濟形勢好轉,香港新股市場表現有望回升,預料全年將有110隻新股集資約2,300億港元。
歐振興認為香港市場韌力強勁,料明年全年整體表現理想。
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表示,今年俄烏衝突、美國密集加息及縮表等不利因素籠罩全球資本市場,導致香港市場受制於流動性緊縮和估值下調,超大型新股數量和融資總額均大幅下跌。市場活躍度於下半年明顯反彈,總結全年表現雖然較為疲弱,但仍然位居全球新股融資額排名第四,反映香港市場韌力強勁。
中概股方面,預計更多內地企業或會於發行A股前或後,以H股形式來港掛牌。隨著估值逐步上調,更多將會分拆上市。此外,推出以人民幣計價的股票交易櫃台、將在香港上市的海外公司納入港股通和FINI的監管改革,將有助支持「雙幣雙股」和海外企業及特專科技公司於年內在香港上市,鞏固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
料港股全年表現理想 港突顯超級聯繫人角色
歐振興指出,由於這些嶄新、利好發展在推動與刺激經濟及商務活動需時,預期香港新股市場明年初的表現較為放緩,但市場動力隨後將會增強,帶動全年整體表現更理想,並會繼續突顯香港作為內地連接全球和全球聯繫內地的「超級聯繫人」角色。
近年,香港積極發展碳交易生態圈,促進綠色及可持續金融發展,以加強香港資本市場多元化發展。港交所十月推出國際自願碳市場Core Climate,市場反應熱烈,首四周已促成逾20名來自本地、內地以至國際參與者,錄得超過40宗交易,涉及約40萬噸碳信用。
宜增綠色金融產品優惠 港可建碳排放交易平台
德勤中國華南區風險諮詢主管合夥人馮文珊表示,全球低碳經濟轉型和中國「雙碳」目標的大背景下,國際碳市場潛力龐大,過去數年交易量更以雙位數倍增。作為區內綠色金融中心,香港可考慮增加對綠色金融產品成本的減免優惠,以加快Core Climate發展,同時加強與大灣區碳排放權交易所的連繫和合作,考慮利用債券通和滬深港通等現有渠道將國際投資者帶進大灣區,同時把內地投資者連接到國際市場。
目前全球碳信用交易市場採用的碳信用認證標準各有不同,認證標準一致性的問題或將阻礙各地市場和國際投資者之間的互聯互通,不利於碳交易生態圈長遠發展。馮文珊認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特殊優勢去建立高質素和可信賴、獲國際和內地市場廣泛認可的碳排放交易平台,同時可因應國際趨勢,持續加強氣候風險、零排放目標和ESG報告的披露規定,以進一步加快香港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發展。
馮文珊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特殊優勢去建立備受認可的碳排放交易平台。